戰後來台的中國人士,雖然並不見得平均素質比臺灣人高一級(據聞有教科書這麼說:戰後初期公務人員多為外省人的原因,是其素質比本島人高 = = ),然而來者確實也不乏飽學之士。
這些讀過詩書的外省人,將去國懷鄉的滿腹愁思、乍到異地的新奇經驗,化為詩文流傳。異於臺灣盛行的「擊鉢詩」文字遊戲,大多是應酬之作,通常詩人自己也未曾看重作品;外省詩人特別注重自己的雪泥鴻爪,因此戰後的傳統詩集,就吾家無差別蒐集所得,以外省詩人作品為多。
賈景德的臺灣雜詩,紀錄他來台初期的見聞。第一首詩當然要提一下各政權都愛消費的鄭成功。雖然各政權都愛消費他,但仔細想想,確實沒有人能比蔣政權更像鄭成功的處境了。
-\-\
以下廣告
講題:漫畫框外:談台灣的創作環境
時間:8/27(一) 15:00-18:00
地點:Mangasick(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0弄2號B1)
講者:李亞倫總編輯、韓京岳總編輯、蘇微希理事長
主持:小弟本人
主辦:財團法人新台灣和平基金會
對象:漫畫創作者、有志於創作漫畫者
費用:NT$0(座位有限,建議事先報名)
活動介紹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832900900249407/
報名網址:
https://www.accupass.com/event/1807060725091396932087